教育馆
 • 完善中医学科
 • 京师医学堂
 • 北平国医学院
 • 借医传教洋教士
 • 晚清太医院
 • 规划中医教材
 • 附:近代中医教育大...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教育馆  > 近代厅
附:近代中医教育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850

黄宽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西方医学

1860

北京条约

1861

洛克哈特在北京开设一家医院,成为近代北京第一个西医医院

1862

同文馆设于北京,是为中国近代教育开设学堂之始

1864

英国传教士德贞到北京伦敦会医院工作

1866

博济医院创设南华医学校,黄宽被聘为教师,主讲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

1867

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改良对医学教育的管理

1872

北京教会施医院编辑发行《中西见闻录》,传播西医见识。此报后来迁至上海,更名为《格致汇编》

1875

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办妇婴医院

1886

美国长老会在北京办安定医院

1886

美国美以美传教会设立眼科诊所,后扩建眼科专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

1889

英国圣公会到北京开诊所

1894

成立北洋医学堂,是我国最早开办的海军医学院。1930年停办

1898

创办京师大学堂

1898

光绪皇帝命设立医学堂,归大学堂兼辖

1903

京师大学堂增设医学实业馆

1903

丁福保编成《历代医学书目》及部分医书呈送清政府,并要求保护版权

1907

京师医学馆改为京师医学专门学堂

1908

大学士恽毓鼎在北平组织医学研究会

1909

张锡纯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

1910

丁福保著成《历代医学书目提要》

1910

丁福保编成《中西方汇通》,体现了汇通中西医学的特点

1910

丁福保等组织“中西医学会”,是较早的研究中西医学的学会,该会附设函授新医学讲习社

1912

中国红十字会被接纳为国际红十字会会员国

1912

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医科分为医学、药学二门

1912

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

1913

教育部分布大学规程漏列中医系列

1913

全国各地医药界代表组成的“医药救亡请愿团”赴京请愿。《神州医药总会请愿书》恳请提倡中医中药,准予另设中学医药专门学校,以重民命而顺舆情事

1915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和浙江省力医药专门学校设立裁判医学课

1915

北京建立了第一家传染病医院

1917

私立协和医学院成立

1918

北京协和医学校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眼科专科

1918

医学名词审查会正式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得到教育部的批准

1919

中央防疫处在北京成立

1920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建立

1921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成立了骨科和泌尿科专科,由专科医师主持

1922

恽铁樵著《群经见智录》,首次正面回应余岩的挑战

1923

北京协和医学院所组设的钩虫病委员会向全国各大医院及医学院校进行中国各地钩虫病流行的调查

1925

恽铁樵与章太炎、张破浪等人共同组织创办“中医通函教授学社”,为函授中医教育之首创

1926

中国生理学会在北京成立,林可胜任会长

1927

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严苍山等发起,在上海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章太炎为首任校长

1928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在定县实验区主持卫生工作,这是我国医学院在农村建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创举

1928

蒋文芳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次中医教材编辑会议,会上确立了中医教育的基本原则

1928

南京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汪企张在会上首次提出废止中医中药案,未获大会通过

1929

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余岩等在会上提出四项有关废止中医中药的提案,后合并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即“废止中医案”

1929

第一国立助产学校在北平成立,杨崇瑞任校长

1929

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组织成立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医学校的学制、课程、考试办法等拟定标准

1930

北平节育诊所创立

1930

北平医药学校创立

1930

教育卫生二部联席会议,拟将中医学校改称学社,不在学制系统之内

1931

中央国医馆成立。其后,各地分、支馆相继成立

1931

创办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开学,贺诚兼任校长

1931

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聘任施今墨、陆渊雷、冯端生、郭受天为专任委员。施今墨为委员长

1932

成立了北京结核病学社

1932

施今墨等创立华北国医学院,自任院长。并办中医院及中药制药厂

1933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石瑛、焦易堂等联合陈立夫、叶楚伦、邵力子等支持保护中医药的中委,向国俯提呈“制定国医条例草案”及“国医条例原则草案”遭到汪精卫等人的反对

1933

承淡安创刊《针灸杂志》

1933

公布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

1934

秦伯未著成《秦氏内经学》

1934

创办我国第一部公开发行的法医学杂志《法医月刊》

1935

中国预防花柳病协会成立

1935

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冯玉祥、石瑛等在会上提出:“政府对中西医应平等待遇以宏学术而利民生案”

1936

曹炳章辑成《中国医学大成》,收有医书128

1936

恽铁樵著成《保赤新书》

1936

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正式成立

1937

成立全国眼科学会,选举周诚浒为第一任眼科学会会长

1937

蔡陆仙编成《中国医药汇海》

1937

卫生署中医委员会正式成立,陈郁任主委

1937

黄竹斋撰写《拟定中医教育方案以备采择案》

1938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医学校通则》

1939

教育部公布五年全日制《中医专科学校暂行课目时数分配表》

1939

汪逢春创办《北京医药月刊》,任主编

1939

时逸人、施今墨等创办复兴中医专科学校

1942

中央防疫处第一次分离出青霉素菌种,并开始试行生产青霉素

1946

教育部电令取缔上海中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从而引发护校斗争。同年9月,教育部再次下令取缔上述两校及中国医学院,三校师生联络各地中医药界代表于11月组成请愿团,进行了数月斗争。翌年,三校相继被勒令取缔。

1947

统计全国有中医生83万,中药从业人员360余万

1948

国立中央研究员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药物学等23个研究所

1949

军委卫生部随总部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

1949

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在北京召开,拟定新中国政府和军队卫生建设的方针和任务;推荐干部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筹备全国卫生会议。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