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馆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病因病机学说
  • 藏象学说
  • 经络学说
  • 运气学说
  • 望、闻、问、切四诊
  • 辨证论治
  • 辨病与辨证
  • 扶正与祛邪
  • 治疗方法
  • 治病必求于本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针灸馆  > 中医药基本理论及思维方法--思维方法
辨病与辨证



    病,即疾病,是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和发病规律的病理过程。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由于病是指疾病的全过程,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是其目的,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病论治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的原则。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蛔虫病应用驱虫剂治疗等。但是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证,而不是病来确定治疗方针。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得多的道理。
    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例如风温早期,发热、微恶风,是风热在表,用辛凉解表法治疗;中期,高热、咳嗽、气急、口渴欲饮凉水,是肺热盛,治当清肺热为主;后期,身热已退、舌红口干,干咳少痰、疲乏而脉细无力。是邪热已去大半,肺阴肺气受伤,宜清余热,滋肺阴,补肺气。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也可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治法,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例如久泻之后,出现脱肛,属于中气下陷;而产后调理不当,子宫下垂,也属于中气下陷,因此两种病人都应当采用益气升提的治疗方法。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