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馆
 • 善于积累的王焘
 • 原著到文选间的演变
 • 对外中医教育
 • 名医成长之路
 • 医学教育管理
 • 教与学的方法
 • 教学内容的编选
 • 教学目标与动机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教育馆  > 古代厅
原著到文选间的演变

  ——从《黄帝内经》到《内经知要》
  据《中国医学通史》中所载,从宋到民国122位中医名家,明确记载学《黄帝内经》而成医的有50位,占41%。从史料记载看,从唐到民国一千多年,官办医学所用的教材,《黄帝内经》始终居首,可见其作为教材在中医教育中的地位。但千百年来,学习《内经》也在发生变化,即由学原著,渐渐向学文选转变,甚至放弃了原著的学习。
  一、医经读本的演变
  (一)由医经七家变一家
  依《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他们以研究人体的经络、骨髓、血脉、病因等基础理论问题为主,但因为汉唐以前的书籍多是竹简或帛书,很不易保存,加之战乱,到了隋代就只记载有《黄帝内经素问》,并且已少了一卷。马王堆出土的医书,所载经脉比《内经》少一条,许多内容也不尽相同,由此可以看到汉以前人读医学基础理论的著作一定不止《内经》这一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公孙光、公乘阳庆等传授仓公的书有《禁方书》、《黄帝脉书》、《扁鹊脉书》、《揆度》、《阴阳》、《外变》等14种,而仓公传其弟子除上述书目外,还有10部。再如“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中的三世医书,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指《素女脉诀》、《黄帝针灸》和《神农本草经》。这些书多属医经范畴,可见汉以前人读医经的书目是很多的。而唐及以后官学没有列为教材,原因是亡佚了。而亡佚的原因,除汉末魏晋战乱外,也可能是因为《内经》的学说,较被认同,而得以流传。

 

《素问》书影. 明·顾从德本
  图片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二)由分类研究到节选精要
  《内经》成书早在春秋战国,语言简约,加之古今字的变异,错简残缺,阅读困难,以致后世许多学者开始进行《内经》的校勘、注释、语译等助读工作。最早的是南朝齐梁间的全元起;又因为《内经》非一时一人所著,且是论文集似的体例,一篇文章中可能论述从基础到临床多个问题,所以后世又出现了对《内经》进行分类整理,以理出《内经》的知识类别的学者,最早的是隋唐时杨上善的《太素》,最著名的是明朝的张介宾《类经》。当然《内经》的重要意义是指导医学研究,所以在它的启示下后世医学有了许多的进步,当代中医专家任应秋先生称这部分人为医经研究的专题发挥诸家。著名的有《中藏经》,发挥了《内经》的脏腑辩证;张仲景、刘完素发挥了其热论等。总括注释、分类和专题研究,迄今书籍多达400余部。而这些研究到了明朝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分类归简,内容归约,出现了《内经》的节选本。其端起于元代滑寿所著的《读素问钞》(钞,指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他率先提出了“删除繁芜,撮其枢要”的主张,但后人认为分类提要较好的是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此书成为明清学子初学《内经》的首选,直到现在还为台湾医师考试的指定读物。渐渐,学子甚至只读选本了。
  这便是医经读本由多趋少,再趋简的演变历史。  

元代滑寿《医学全书·读素问钞》
  图片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二、演变的原因探讨
  医经读本演变的原因,首先是《内经》的本身的内容与质量及其他书籍的亡佚,已如前述。次应是《内经》研究书籍的丰富。如果把每部研究著作都读,显然不可能,所以不时需要对前人成果进行总结的著作,如宋朝林亿就是在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补注的,而王冰又是在南朝全元起的《黄帝内经训解》基础上进行的(有了新本,王冰和全元起的原书也就先后亡佚了)。再一个原因是集大成式的书籍会使医经越来越厚,使初学者难以应对,所以出现了删繁就简的主张。不过从积极的一面讲,注释与分类研究的丰富是返约的基础。再一很重要的原因是明代的子从父业制,要求医生世袭,医家子弟,不太可能靠学儒经而走向仕途,而是从小读医书。这就需要浅显、简约、易记的读本,而不似太医局学生,多是较年长者,可以读原著。所以明代出现了大量的初级医经读物,如据1991年《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明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从1642年出书,到清末共有存有16个版本;清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从1689年出书到清末共存有41个版本。而影响最大的,宋林亿所编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原著(762年),从出版到清末12卷版和24卷版加一起只有18个版本存在省级以上图书馆。可见读者需求间的差异。
  


  《内经知要讲义》书影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清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来源﹕陈邦贤《中国医学史》


  明李中梓的《内经知要》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三、读原著与读文选之优劣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深深地融合在其内容中。比如中医界一直沿习着儒家崇古尊经的作风。凡学医之人,必熟诵《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凡要论述自己的观点,必在经典中寻找理论依据,借经文来阐述、表达自身的学术思想。正是由于这种治学要求,加之中医经典年代久远,文字古奥、错简残缺,故中医文献史上出现了“医经学派”,以医经的校订、注释、分类、发挥为己任。这种以原著作为医学进步的基础,以注解作为表达医学思想的治学方式,使两千多年来的中医学一脉相承,保持了中医学术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而这一切又必须以读原著为基础,因为选本的内容是由选择者自身的好恶、认识水平决定的,不可能全面反映原著的精神。就像读简化本小说,故事情节会保留,但其中文笔的精彩,历史背景的介绍,很可能丢掉了,那么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就丢失了两个很重要的部分,即修辞与启迪。所以有人比喻读选本为喝白开水,纯,但无味。所以以《内经知要》为代表的文选类书籍,固然有它在中医教材上不可抹杀的进步意义,但也带来了忽视读原著的不利影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