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馆
 • 前言
 • 秦汉时期中外医学交...
 • 宋元时期中外医学交...
 • 中国与日本的医学交...
 • 中国与朝鲜的医学交...
 • 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医...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国际交流馆  > 古代
秦汉时期中外医学交流

  
  ——秦汉时期各民族及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为中医药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战国群雄蜂起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巨变,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从诸子百家兴起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变革,此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也随着国家一统逐步扩大,这为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这一时期,中国与邻邦朝鲜、日本、越南、印度、阿富汗、前苏联、伊朗……等国就有着密切交往。中国的医药文化已传到日本,最有影响者首推徐福,秦始皇派他入海求仙,后入海不归。

点击看大图
  “秦始皇入海求仙处”,位于秦皇岛海港区
  东南部。传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拜海求仙
  --引自:游京郊网


  早在公元前257年,中国医生崔伟就在越南治愈了雍玄和任修的虚弱症,并著有《公余集记》一书行世。汉武帝时,中国文化传入越南,医药学也随之传入。越南的象牙、珍珠、玳瑁、犀角、龙眼、槟榔、菖蒲、薏米等也传入了中国。据载,当时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交通已经开通。从合浦郡的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县西)向西南航行即达元国(在马来半岛),又西行可到邑卢没国(今缅甸境内),湛国(今缅甸境内),甘都卢国(今缅甸蒲甘斌)又可到黄支国等。这些航行为开拓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和医药交流的海上之路创造了条件。
  中国与西部地区及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医药文化交流,秦汉时主要靠陆路交通。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丝绸之路。从此,中西方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中国的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通过这条路运往中亚和欧洲,西域的安石榴、胡桃、苏合香、茉莉、酒杯藤子(食之消酒)等药用植物和一些入药的动物、矿物也相继传入中国。

点击看大图
  丝绸之路线路图
  --引自:乐途旅游网


  中国与印度(身毒、天竺)的交往早已开始。有人提出,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ina,Chinas,阿拉伯文Cyn或Sin,拉丁文Thin,Thinas演变而来,都是“秦”的译音。古代印度,医药比较发达,其医药又和佛教关系密切。相传汉明帝时曾派人到印度求佛象和佛经,其佛经中的有关医药卫生知识也随之传入中土。另有黄支国(即南印度罗毗荼国)国王曾派遣使臣来汉朝献犀角等。至于中医药学传入印度,据考证,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时,就派副使到达印度,并把中医药学传入了印度。
  以上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学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封闭的,一方面注重吸收外来医药文化,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医药文化传播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使他们从中得到借鉴。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