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
 • 医学的起源
 • 马王堆的考古发现
 • 中医人员在传染病院...
 • 陈克恢的麻黄碱研究
 • 前言
 • 新世纪中医发展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科技馆  > 中医科技发展历程
中医人员在传染病院中的作用

  
  由于民国时期北京疫病流行次数较多,1915年前,“疫疠流行于繁庶之区尤甚”,内务部呈准开办传染病医院。1915年4月,传染病医院在东四十条正式成立,金绍诚为第一任总办。内置治疗、预防、检察、消毒4科,设病床10张。创办时有专职中医人员3名,兼职中医6名。1937年改名为第一传染病医院。1948年第一传染病院院址改为战地伤兵医院,传染病院移到地坛分成结核病院和传染病院两家。中医药人员在防疫机构中主要起辅助作用,杨浩如和孔伯华曾在传染病院任兼职医生。

点击看大图
  内城官医院(1906年建)


  1937年,因原传染病院仅有50张病床,不敷应用,故在前北京东大地成立第二传染病医院,能容纳四五百病人,委任卫生局第一科长李百揆兼任院长。第二传染病医院继续聘用中医药人员做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某些疾病如霍乱,中医治疗已有廊坊防疫经验;肺结核以中医为主治疗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此外,民国后期,当疫情发生时,专业的防疫人员已明显不足,政府当局常抽调各医院、诊所的中西医配合开展防疫工作,北平国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也参与活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