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
 • 阴阳的涵义
 • 五行的涵义
 • “气—阴阳—五行”...
 • 生命的过程
 • 前言
 • 养生的意义
返回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科技馆  > 中医科技知识
前言

  
  《黄帝内经》从空间—时间—功能层面构建了人体结构模型,为中医学人体结构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解剖形态属于空间结构,生命节律属于时间结构,各种生理机能及其有机联系属于功能结构。《内经》虽然运用解剖技术认识了人体的内脏器官,并由此产生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基本概念,但仅凭解剖知识只能发现并确定其中部分较为简单的表浅层次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十分复杂的更为深刻而精细的生命活动的认识,就显得软弱无力和力不从心。
  于是古人不得不采用“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脏》),“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五脏生成》)的“司外揣内”(《灵枢·外揣》)认识方法,探求十分复杂的生命奥秘及其规律,使其原有的独立解剖学概念演变为以功能为主的结构概念,人体的结构名称大多不再是单纯的解剖形态概念,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解剖学概念则是侧重于功能的内涵,其原有的解剖知识仅仅从属于功能结构,是人们认识人体相关机能的标志性符号。
  中医学以宏观、整体、广泛联系的认识方法,强调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人体在外的躯壳有五体、五官、五华结构,在里的内脏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结构。内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既是外在形体活动发生的基础,又可以通过相应的外在形体、官窍及其表现等反映其机能状态,还能借助外在的形体与自然界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认识其通应联系。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opyright 2004-2007 TC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亚述视觉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制作
CENTER OF ASSYRIA VIS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